黑茶农业网 —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!

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指导意见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9-06 16:33:12标签: 水稻 水稻种植技术 当前位置:黑茶农业网 > 农作物 > 手机阅读

水稻种植 农村创业网

1、追肥

吉林省东部山区,水稻田施肥总量应保持在每公顷施纯氮(N)150-170公斤、纯磷(P2O5)75-85公斤、纯钾(K2O)75-85公斤,氮∶磷∶钾为1∶0.5∶0.5。氮肥分配比例为底肥∶补肥∶穗肥∶粒肥=4∶3∶2∶1;磷肥全部做底肥;钾肥50-70%作底肥、30-50%做穗肥。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,要科学施好补肥、穗肥、粒肥。具体做法是:

补肥: 6月中旬施入,每公顷施纯氮(N)45-51公斤

穗肥:7月上旬施入,每公顷施纯氮(N)30-34公斤、纯钾(K2O)23-43公斤。

粒肥:8月10日前后视稻田长势长相酌情施入。长势差的地块或出穗后稻叶落黄的地块追一次粒肥,每公顷施纯氮(N)15-17公斤。

2、灌溉

“浅-湿-浅,干湿交替”灌溉。

移栽期至有效分蘖终止期:移栽时浅水灌溉,保持水层1-3厘米;移栽后至返青深灌5-7厘米护苗;返青后至有效分蘖末期浅灌3厘米促分蘖。

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期:干湿交替,长势旺的田块适度晒田7-10天,控制无效分蘖。

幼穗分化至乳熟期:“浅湿间歇灌溉,浅灌为主”。即:灌一次3厘米左右的浅水,待水层自然落干至田面无水时再灌第二次水。遇17度以下低温时,深灌20厘米以上深水层“护苗保胎”,预防障碍型冷害,减少空秕率。抽穗至开花期保持3厘米浅水层。灌浆后期“干湿交替,以湿为主”。

乳熟期至收获期:此时稻田应保持土壤湿润。蜡熟期“干湿交替,以干为主”。即:灌一次浅水,自然落干时间比灌浆期适当延长3-5天,然后再灌下一次浅水。灌溉要采取昼停夜灌方式进行,收获前7-10天断水。

3、除草

对每公顷用60%丁草胺1500毫升+10%农得时230克,或用18%异噁·甲戊灵900-1200克在返青后采用毒土法封闭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块,每公顷用灭•二合剂(灭草松与2甲4氯复配剂)2000毫升在水稻分蘖末期进行茎叶处理除草;或对稗草多的田块每公顷用二氯喹啉酸600克在稗草2.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除草。

4、病虫害防治

稻瘟病:今年降水多,空气湿度大,稻瘟病发生的可能性大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在叶瘟达到二级时或发现叶瘟急性斑时应立即进行剂防治。在出穗初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药剂预防穗茎瘟。具体方法如下:公顷用13%稻洁可湿性粉剂900-1200克,兑水600-750公斤喷雾;公顷用40%富士一号乳油1.5公斤兑水500-600公斤叶面喷雾;公顷用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.2-1.6公斤,兑水500-600公斤喷雾;公顷用6%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0.9公斤兑水250公斤喷雾。

稻曲病:出穗前5-7天,公顷用30%DT可湿性粉剂1.5公斤或公顷用20%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0.75公斤兑水300-450公斤喷雾。

稻水象甲、负泥虫、潜叶蝇: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+50%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。

水稻二化螟:在7月初至7月中旬,幼虫没蛀茎前公顷用5%杀虫双颗粒剂15-25.5公斤直接撒施;或公顷用康宽150毫升,兑水450公斤喷雾。

5、适时收获

90%以上的稻粒成熟变黄,或穗轴有三分之一变黄时,适时收获。收割后及时晾晒、脱粒。
 

上一篇玉米种植褐斑病特征及防治

下一篇棉花进口维持低位 商品棉资源不足

农作物本月排行